第18屆大學新鮮人領航營,教你用四年變身搶手人才

大學除了上好上滿外,還能如何拓展生活圈、知識圈、交友圈,優化自身競爭力,在畢業後好工作機會多到不要不要的?快來瞭解

參加ATC能收穫什麼?聽聽學長姐的分享

聽一場演講能帶給你感動,聽五場演講能刺激你採取行動,聽50場演講,你就能在自己身上看到潛移默化的力量。

擴大視野,拉高格局,培養積極正向的心態

真正的改變,都是由內而外產生的。知識、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成功者的思維及處世態度。

大學生已經沒有了求知慾?

有這麼一群大學生,星期天還從各校前來ATC學習,在他們身上,你能看到台灣的希望。

多元豐富主題+互動實作=快速升級

除了跨領域主題外,每位講師上課風格、方式也都不同,現場聽課,比觀看影片學習效果更佳。

學習兩年最划算,學生還享優惠

學習千萬別求速成。用兩年時間,為自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扎實的基礎。學生優惠請洽02-23623521

2012年5月31日

舒國治:台灣鄉鎮遷居指南(轉貼)


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想過搬遷到更好的地方去。
有的像是為小孩換一個更好的學區。有的是像為老人家換一個更乾燥通風、更有電梯便利的社區。有的希望住在每天一打開門就看到海的地方。有的為了遠離核電廠。
他們說,台灣是個寶島,有太多太多幽僻的角落等著知音去尋覓並親近甚至駐紮待定,終至不離開了。
有一個作家買屋於深坑,每次聊天至十點多鐘,便坐立不安,要急著回家。我總勸他,何不住在市內?有朋友在九份開民宿,然冬天陰雨,我勸他,何不試著搬去花東?有年輕人開咖啡店,房東不斷漲房租,我總在全台各地遊逛時會替他想:嘉義大雅路適乎?台南神農街適乎?那些夢想自己有陶窯、有木雕工作室的藝術家總該有城市以外、卻又令他能有感覺的地方吧。那些想釀些梅子醋、檸檬醋,想手染一些天然染劑的布匹,想種些有機蔬菜的有心有志人士,台灣之大,總有不差的地方可以選吧。
像宜蘭的員山、三星、南澳。像雲林的古坑。像桃園大溪、復興。新竹北埔、關西。南投竹山。苗栗南庄,或苑裡的山腳。台中清水的三塊厝。花蓮玉里、富里或稍東的永豐。台南的新化。屏東的滿州。高雄的美濃。彰化的鹿港、二水。台東的關山、初鹿、嘉義的六腳,以及嘉義市。

某次,朋友謂:你應該寫一本《台灣鄉鎮遷居指南》。因為我拉著他們全家赴東部勘察「最適合一家人過日子」的家園可能地點。乃因這家人在九二一地震後,事業停擺,終日在家泡茶,由於全家好客又燒得好菜餚,我每赴台中,皆去叨擾。我帶著他們在台東的山谷裏細看,最後說,你們若在此住下,多空幾間客房,周末權充民宿,旅客下榻,又能得饗晚飯一頓,且深坐聊天賞月,此種緣分,此種飄逸生計,其非至高境界!
有些先天優美的鄉鎮,為了吸引優質的人文情境進駐,亦可以獎勵之法引進聲譽早著的業者。往往最有效的方式是優質餐廳的進駐,鼎泰豐若開一大型分店在台東市,則不但可容納極多本地及外地吃客,也會提高許多工作機會,更別提訓練無數的人才了。像南橫的東端,有一「天龍吊橋」,吊橋附近有飯店,若能請來像台中的Hotel One服務團隊打理,一年中辦個數場「步道festival」,屆時喜愛步道者如我,或許早就預訂下榻,而自然作家又是山徑古道的實踏者劉克襄或早被聘請為導覽講師矣。
台北華山市場的「阜杭」豆漿,每早排隊;若店家團隊中一小部分人,想換個環境,如嘉義,則或許仍然生意興隆,且更造福一早要登阿里山的外國遊客亦能一嘗香噴噴燒餅,這便是優質的遷居。
有些城市,仍有鄉鎮的優勢;像新竹的老市區,頗有古意,百姓的模樣與動作,猶緩緩慢慢的。但整體言,已愈來愈住居不易矣。台南,一直到今天仍是個最幸運的開發案甚少的優佳城市。即使有人遷居進去,並無需大動鋼筋水泥干戈蓋新大樓,往往只是有新意的年輕人以更文雅的方式(如改造老屋)進駐它、活化它。鹿港亦保持不錯。一府二鹿三艋舺,台南與鹿港,皆猶未過度開發,何萬幸也。
最佳的鄉鎮,在於最佳的住居者與最佳的生活者,你為了去好好使用並寶愛一塊新地方,便能最終找到這片田園。


全文網址: 舒國治:台灣鄉鎮遷居指南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117619.shtml#ixzz1wQyEcE8C


ATC小編一直很喜歡舒國治先生的文章,這篇引起我注意的原因,是移居的概念,因為台灣一直以來資源過度集中在都會區,殊不知,台灣真正的美好是在我們的家鄉,而且小編的故鄉也是舒國治先生推薦可以移居的地區,真是與有榮焉!分享給大家。

ATC專欄-學習與模仿




 
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 Pablo Picasso.

這句話因為Steve Jobs的緣故又再度成為被反覆流傳的一句名言,這是 Steve Jobs 有次被訪問Xerox PARC 研究中心,在那裡他看到了視窗和滑鼠的原始概念,然後回去便開發了 Macintosh 的圖像界面,為了解釋這樣「抄襲」的行為,於是他引述了 Picasso 的話。

以西方的宗教觀來說,世界上根本沒有「原創」這件事,因為上帝才是造物主,於是乎,牛頓「發現」地心引力;富蘭克林「發現」電;麥哲倫「證明」地球是圓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只是詮釋了這個世界某部分的概念,或許你可以說,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但沒有電磁學,沒有熱力學這個發明也不會誕生,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們只是在「發掘」這個世界的可能性而已。所以我們得學習從生命的各種地方,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發掘新的可能性,這就叫做「創新」。

這種思想需要鍛鍊,就像做重量訓練一樣,必須從簡單的開始,在生活中去尋找靈感,並且花一些時間醞釀它,所以小時候我們怎麼開始學書法的,對,把範本墊在宣紙底下開始「描」,你不是一開始用能夠揮灑自如的,要寫得好,「永字八法」,側、勒、努、趯、策、掠、啄、磔,這幾筆你練過多少次,顏真卿、柳公權的字帖你「臨摹」過多少次,訓練加上時間,你才有可能創造出屬於你的「Style」,不過這些創新也都奠基在過去的基礎之上。

說「抄襲」可能有點嚴苛,不過在學生時代如果你不懂得去揣摩一些事情,老是想要追求「原創」,你會發現很多不倫不類的東西就出現了,所以我們必須先學習當一個「Good artist」才有機會成為「Great artist」。畢竟「爛」得與眾不同,雖然很有特色,但還是「爛」,所以在追求原創之前,還是先學習拷貝吧!創新,也不過就是一直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罷了,而學習從哪裡開始,就是「模仿」。

2012年5月26日

本月最新新聞用語辭典 2012年5月


聽俺說說~

淡定: 很鎮靜。

雷人: 很嚇唬人。

液態族: 常換工作,不在同一家公司待到退休。

砂糖員工:面試時說得頭頭是道,應對得體,就像砂糖般晶瑩,但一進入公司 (公司就像水)後就溶於水中,很任性 工作無法獨立,老愛主張自己的權利,對工作沒什責任感。

低頭族:愛玩智慧型手機的人, 整天低頭看著手機。

果蠅 : 蘋果電腦產品的紛絲。

微電影:片長不超過10分鐘,通常2~5分鐘。製作成本以及團隊較一般電影規模小而美的電影,Youtube目前很多,尤其大陸版。

海蒂族:「HEIDIS(海蒂族),代表:高教育程度(Hig​h Educated)、獨立自主(Independent )、專業學位(Degree-carrying)的個人(Ind​ividualS)新都會女性族群。這些輕熟女(2540歲)已取代BOBO、頂客等族群,成為女性最新的潮流和夢想。

美魔女:超過35歲但外表看起來像是20幾歲的熟女,韓國鄭多燕 就是代表之一,別說鄭多燕又是誰?上網搜尋就知了。

「很奇怪耶你!這句話是本周最犀利的用語,由第一夫人周美青送給她老公馬英九總統,這句話說出了全民的心聲,所以話不一定要說得很嗆辣,但要說的是時候。

2012年5月25日

ATC小編碎碎念-世界咖啡館之品咖啡

愉快的周末假期又即將到來,
ATC小編今天突發奇想想要介紹一間自己很喜歡的咖啡廳給大家,
它的單價稍高,不過卻可以真實地品味一杯好咖啡,
這家店就是老樹咖啡(新生南路店),捷運搭到忠孝新生站,
在這裡咖啡才是真正的享受,也是一種優雅而緩慢的人生步調。

首先,老樹咖啡是連鎖的,台北、台中、高雄都有一家,
雖然風格迥異,但共同的特色就是咖啡很夠味(重烘培),
今天我們要拜訪地是台北的老樹咖啡,一家超過20年歷史的咖啡館。
 這家老店不是星巴克,也幾乎沒看過人外帶,而它的咖啡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厚實而穩重。




老闆非常著重品質,不只在咖啡豆上,在烹調咖啡的器具上也實非講究,其實i小編並不喜歡咖啡機所煮出來的咖啡,因為那就像機器大量製造,充其量你不過是補充咖啡因卻無法享受咖啡的香味,所以老樹咖啡是純正的"手工咖啡"。

在這裡,你可以學習真正"品味"不同的咖啡,所以i小編非常推薦來這裡喝"單品咖啡"。從頂級藍山到各種阿拉比卡,甚至連衣索匹亞的"耶加雪菲"(Yirgacheffe)都喝得到,不過iTalent*小編最喜歡喝的還是"曼特林"(店內說法),其實就是"曼特寧"(Mandheling),這種咖啡的味道醇厚,必須仔細烘培才會有好味道,一般"曼特寧"都是重烘培所以比較苦總是不太受歡迎,不過這裡的曼特林卻是厚實香醇,適宜的甘苦味,幾乎不帶酸味,是品嚐重口味咖啡的最佳選擇。至於咖啡行家就點 "耶加雪菲"囉,不過要價不斐就是,但CP值絕對夠。這裡的咖啡都是老闆親手一杯一杯煮,所以沒有辦法很快上桌,不過能享受滿室的咖啡香也是一種幸福。

如果您是咖啡初學者,尚無法接受單品咖啡獨特而濃烈的味道,那麼請點"老樹特調",這是老闆精心調製的獨門武器,基本上從咖啡老饕到菜鳥都很容易接受這一味,因為實在很"順口",iTalent*小編也想不出其他形容詞了,所以第一次來點它就對了,如果想喝冰的,那老樹的冰滴咖啡也是上選,那可是花了好些時間滴出來的美味。最後還是要爆料一下,跟"耶加雪菲"一樣,都是Menu上沒有的(當然也比較貴),那就是曼巴咖啡 (Sumatra Mandheling & Brazil Bourbon Santos), 結合蘇門答臘的曼特寧和巴西波旁的聖多斯咖啡,濃烈與微酸溫潤組合,也是混合豆中的極品。

咖啡,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學習。下次有機會記得來品味一下。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教你軟實力,也照顧你的"精神力"!咖啡,喝了再往前。

照片轉自: 
  (基本上老樹謝絕攝影喔!)

 








ATC專欄-休止符的智慧


古時候有一個樵夫在森林裡劈柴砍樹,每天累得有氣無力,收入卻有限,他的事實就是「工作辛苦,日以繼夜」,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導致如此的真相:「他的斧頭一直沒有磨」,理由是「砍樹都沒時間了,還有時間磨斧頭?」。

這不是一個笑話,這是每天發生在生活中的事實,我們每天忙著做牛做馬哪有時間停下來磨斧頭呢?

不停下來磨斧頭消耗的不只是斧頭本身,更是消耗你的生命,因為工作效率無法提高,你必須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而且績效不彰,因為你的潛力都在過程中被吃掉,所以工作品質意識日漸低落,最後你開始覺得要放棄。「爆肝」這個詞彙或許聽起來很戲謔,但發生在真實世界裡卻是格外的殘忍,朝九晚五對於現代人而言竟然是一種奢侈的幸福,有多少人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呢? 或者每天24小時隨時on Call的生活,這種神經緊繃的生活真的能給人帶來幸福嗎?

停下來,不只是磨利自己的斧頭,更能看看自己哪裡被磨鈍了才有機會去修正,去強化它;停下來,可以想一想怎麼下斧頭更有效率,更容易達到你要的目標;停下來,看一看下一棵樹有多高,該不該現在就動斧頭,停下來,你會發現智慧不一定在前面,它可能在身旁或者身後,可能因為你跑太快而錯過它。

休息是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有明確與固定休息時間的人,才會有規律的工作。有位企業家說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把事情做對;星期假日,做對的事情。」我想休息與工作是一種平衡的關係,必須找到最佳的組合,才能在生活上「合作無間」。「休息」是一種智慧,例如放鬆地去享受一頓美食、認真地大玩一場、全然放空地欣賞一段古典音樂……。把所有的工作完完全全地拋在腦後,心無罣礙。小時候老師常跟我們說:「玩的時候就認真玩。」那時候不懂為什麼「玩」還要「認真」,長大之後,才明白「認真玩」之後才有心情「認真工作」。

休息,不一定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有時候,休息只是為了讓你有機會轉身審視過去;有時候,休息就只是為了休息而已,不要賦予它太多的期待,這樣搞得休息也是一件很累的事。雋永的樂章,中間常有一、兩個休止符,這段空白是為了累積下一個階段奔放的能量。

2012年5月22日

ATC專欄-失控的正義


什麼是「正義」,這問題至今沒有絕對的答案。

這個問題可以用哲學來回答。

希臘哲人柏拉圖對個人正義的解釋是:正義是人(個人)的一種精神(靈魂)狀態。他認為,人的靈魂中分為三個部分——慾望、理性和激情。正義就是在人的精神中理性起著領導作用、激情輔助理性,兩者共同對慾望加以節制和控制。個人的正義就是指個人靈魂的理性、激情、慾望三種要素在自身內的相互作用。所以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循著這條思路,公正(正義)首先是人的一種內在品質,公正(正義)的行為根源於人的公正(正義)品質。

這個問題也可以用社會學來回答。

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在其著作《社會分工論》(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中提到只有社會成員間存在一定的向心力,即「團結」,作為成員集合體的社會才能存在。他進一步將社會團結分成「機械」與「有機」二種。道德是集體意識的反映,而法律則是社會藉由道德的實體化而維持團結的一種努力。通過對二者的分析,涂爾幹認為機械社會之後,文明不斷擴張,社會職能也日益擴大,人口的增加導致物質(每平方公里人口)跟道德(社會交往頻率)密度增加,產生競爭生存物資的狀態],如果不用戰爭去解決競爭壓力,只能透過社會分工維持社會穩定。日趨複雜精密的社會分工,將各集團的人們納入其中。透過分工,不同集團的人亦逐漸相互依賴。而在由機械社會向有機社會的轉型中,傳統集體意識的淡化影響了部分社會成員的人生定位,導致社會「失範(Anomie)」。他認為,從機械到有機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這個問題也可以用政治學來回答。

近代美國政治學大師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在其著作《正義論》中指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第一德行,正如真理是思想體系的第一德行一般。羅爾斯的假設在一個良序社會,人們認定一個相同的正義原則,也共同接受這個正義原則的規範,而社會的基本制度也是以這個原則作為指導,因此人們彼此形成一個自足的體系,由於既存的社會很少是良序社會,所以人們之間對於何謂正義常有爭論,也就是說每個都瞭解社會需要一套正義原則,作為分配權利和義務的適當標準,但對於哪一個原則才是適當的正義原則,則有不同的看法。羅爾斯認為每一個人都有正義感,但這個正義感呈現在制度層面該如何設計的問題上,卻因人而異。換句話說,一個社會制度無論多麼具有效率,只要公認它違反正義,就必須加以修正或廢除。

以上是所有關於「正義」在學理上的解釋,我們可以大略整理出以下重點,首先,「正義」只存在於「人」的社會之中,動物是不會有所謂的「正義」,一隻飢餓的獅子要尋找孱弱的獵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人不能;其次,「正義」是一種個人「內在品質」與整體社會的運作,所以「正義」在某種程度上是變動的;再者,「正義」是一種「和諧」的狀態,不論是從個人微觀或者社會巨觀的角度來說,「正義」都是讓人覺得舒服的「美好感受」。所以「正義」是一種感覺,其實沒有任何一種解釋能夠完整詮釋「正義」的意涵。不過以上這些解釋都誕生在於「沒有網路」的年代,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正義」還適用過去的解釋嗎?

網路是種非常方便的工具,透過網路,人們可以輕鬆找到過去很難處理的資料以及簡化原本複雜的流程,但也會做出現實中原本人們不會也不敢去做的事。在部落格和Facebook出現之後,個人資訊的交流更加容易,「社群」應運而生,我們就像是在社群內游動的魚群。魚群看見新的文章,聚集過來,評論文章內容,或者分享自己的想法。在資訊海洋中,人們透過網路建構新的世界,也將自己投射在這個世界中。通常一個社群發展越久,閱讀的網友就擁有越多共同的知識,而人與人之間擁有愈強烈共同的關連性,越往外部的關係會越薄弱。

那為什麼說「正義」會失控呢?以柏拉圖的角度而言,正義是人的內在品質,所以「人」的品質是影響正義的重要變項之一,在網路時代中,何止百家爭鳴,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每個人都擅於各自表述,互相攻訐。你注意到了嗎?從去年的「中指蕭」到年初的日本留學生情殺、Makiyo毆打司機再到最近的葉大少,這些人所受到的壓力大多來自於「網路輿論」,各種所謂「人肉搜索」的非理性手段挖出當事人的隱私,並大加撻伐,從運動明星到社會事件當事人,我們無所不挖,比記者扒糞還狠,甚至未審先判用輿論的力量去壓迫司法,審判結果若不合群眾期待,動輒發動遊行示威,或者冠以「汙名化」的的批評。

若回過頭分析網路的語言,便能發現所謂正義的內在邏輯:善惡二元論,變成廣大網民對所謂「受害者」且施以高度形式上的同情,而所謂「加害者」則被妖魔化為十惡不赦的「惡棍」,至此,光明對抗邪惡的戲碼再度上演,而廣大網民站的那一方,自然是所謂的「正義」一方。只要了解這個邏輯暗藏的矛盾與危險,我們就不會被虛假的人道主義意識形態欺騙,盲目響應網民的集體公審行動。以文林苑事件為例,當事人王家很自然地被歸類於「受害者」,而建商則是「加害人」,北市府則是「幫兇」,所以立場自然是劍拔弩張,只流於相互指控而缺乏實質的溝通。
   
   就在一面倒的撻伐聲中,「議題」消失了,沒有人去注意相關人士的意見,抗爭主體悄悄被置換成「群眾」,而所爭取的「正義」,當然是為了鞏固所謂「群眾」自身的價值觀。這即是為什麼我們幾乎聽不到討論的聲音,例如改善都更條件、合理分配公共利益等,這些能真正能改善現況的制度反而被忽略,因為事實就是所謂的「眾怒難犯」。
   
網路,就像公海,是開放領域,任何聲音都可以各自表述,爭取認同,但如果被有心人士濫用,你會發現抹黑、造謠滿天飛,至於「真相」就在各說各話中被淹沒了。有心人更會利用所有可能資源去塑造自己的形象,而且偏好成為「受害者」,爾後再假借遭受迫害的名義到處抹黑,懇請大家伸張正義,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有很多離職員工對前雇主的惡行惡狀,不僅惡人先告狀更在網路上散佈不實指控,導致前雇主蒙受不白之冤,然後只要雇主採取法律行動就立刻大叫:「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彷彿企業主都是貪得無厭的,這一些都是為了製造「不公平」的假象,博取大眾對弱勢的同情。這些戲碼你看膩了嗎?幾乎每天上演,而這就是所謂網路的正義,也就是涂爾幹所提出的「失範(Anomie)」。

這是對於最近一些新聞事件以及生活中的反饋,也對一些年輕人說,不要要沉溺在那些自以為的正義感裡,可能有人給了你一些「讚」,或者訂閱了你的部落格,即使如此,你也不會是正義使者,你的主張也只代表了你自己的意識形態不是所有人,所以醒醒吧!這些都不是正義。

批判一件事簡單,怒罵社會不公不義也是每個人的強項,但是自我反省呢?「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中國人古老的智慧。

ATC專欄-最後一場籃球比賽


有些失敗,讓人印象深刻。

高中的時候,ATC小編曾是籃球隊的一員,高二那年參加縣內所舉辦的籃球比賽,準決賽的對手是前3屆的冠軍,沒想到一開賽,他們打得荒腔走板,上半場我們領先15分,不過當時的我們都太驕傲了!多投進幾球就以為所向披靡,多抄到幾球就覺得勝券在握,下半場根本沒有打什麼戰術,只陶醉在手風很順的氛圍裡,我們最多領先到20分,只是比賽還沒結束。

在比賽最後10分鐘,對手急起直追,我們開始感受到手足無措的壓力,當哨聲響起,比賽結束,才驚覺被對手狠狠大逆轉!他們贏了! 隊友們呆立原地。

賽後在休息室,教練一派輕鬆地看著我們,似乎對這場失敗不以為意。我們原以為他會破口大罵或者面如鐵青,但他都沒有。

「你們還記得三分線離籃框多遠嗎?禁區要怎麼協防嗎?」

「還有,籃球場上有幾個人?」

一群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問得傻住了。有人不甘心地說;「記得這些也沒有用吧!反正輸都輸了」。

教練指著正在歡呼的友隊,「但你們的對手們都記得並且做得不錯。」他接著說:「成功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既然你們覺得基本並不重要,那麼輸球也是應該。那你們現在的眼淚,是為了什麼呢?」。

當下,我們被教練的幾句話給打醒了。因為不去了解基本而造成今日的失敗,但現在的失敗並不等於永遠的失敗。我們常常只專注於擁抱成功,卻忘了要勇敢接受失敗,贏球與輸球竟有如此深的學問,更何況人生呢?因此我很慶幸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經歷過不同的失敗經驗,或許很失落,但成功將在前方等著你。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