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歡樂,幾家愁,這句話不只應了現在考生的景,也深深地刻劃了現在很多大專院校校長的心境,尤其是中南部的頂尖大學,似乎不管再怎麼努力,再怎麼頗受企業界好評,學生就是不買單,大部分優秀的學生都往北部的學校集中。
你攤開今年十大校系的排行榜,你會發現第一現象,台大簡直是鋪天蓋地佔據超過2/3的席次,第一類組幾乎是台大的天下,二類組只有交大能夠榜上有名,但也不是前三名,至於三類組因為醫學系的關係,分佈較為平均,不過台大牙醫系居然衝上第三名,超越成大醫學系,此役台大大獲全勝,雖然這個狀況並不意外,但過去幾年中南部的頂尖大學在招生上著力不少,甚至以高額獎學金吸引學生,此舉並未帶來相對的效果。其實頂尖學生共聚一校有利也有弊,利在於高競爭的環境之下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在很多聰明腦袋的撞擊之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火花產生,弊則在於同質性過高,以台大法律系為例,三個組別幾乎就稱霸了一類組,所以在未來職場上,系出同門一定比較吃香,長此以往這個學術領域就僵化了,在沒有百家爭鳴的刺激下思想容易窄化,看看今日台灣的政經環境不就是一攤死水。另外一個現象,不只政治上重北輕南,學生在選擇校系上也是重北輕南,會導致人才和教育資源過度集中於北部,雖然這個現象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不過也表現出我們政府在平衡南北發展上並未有顯著果效。其實綜合以上所言,我們發現我們的高等教育缺乏「特色」,不只高分校系集中於單一名校,類別也十分集中,一類組最頂尖的腦袋都在思考法律相關的問題,二類組的高手都在念電機,所以我們的視野無法擴展是有其原因的。當然也有好現象,我看見「台大物理」和「台大歷史」的排名有所提升,表示基礎學科仍受到部分學生的青睞,這對於一個國家的根本是很重大的影響,因為基礎學科強,應用學科會更強,例如這次參與NASA登錄火星計畫的嚴正先生就是清大數學系的畢業生,所再次印證基礎學科的重要性。
以上是在國內的看見,但我們發現有一群學生則放棄台灣的大學選擇西進大陸的高等學府,其實有一小部分的高中畢業生就申請了大陸及港澳地區的高等學府,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國際排名都在台大以先的知名學府就讀,為的也是該校高強度的競爭環境和堅強的師資陣容以及不同於台灣的學術環境,其實不只路生來台就讀大學,更有不少優秀高中畢業生選擇前進大陸,很多學校甚至以台灣的學測成績就可以申請,所以這也是未來不可忽視的一個趨勢。大學不一定要在台灣念,這個思維在兩岸愈加開放的狀態下,只會愈加熱絡。
由以上兩點, 我們發現台灣的學生往「集中」和「開放」兩個矛盾的方向前進,在國內的是集中化,若大學有「托拉斯」,那麼台大絕對是大哥大,而另一方面部分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學子卻選擇了「國際化」的這條路,除了過去就有的歐美地區之外,語言文化雷同的大陸及港澳地區將是未來的熱門選擇。
或許你選到了理想的科系那麼恭喜你;如果你選得差強人意,那麼我得祝福你,不管得意還是失意,九月你都得邁入下一個階段,接下來的旅程都是未知,你準備好迎接挑戰了嗎?由你玩四年,已經是老梗而且也不再好笑了,在這四年中你必須學會長大,也必須學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教授上課教的聽不懂,自己去圖書館查,不要老是用「Google」來敷衍了事,同學也不是你的「筆記本」,要學會自己去抓重點,簡單來說你必須學會「主動」, 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一切由你自己負責;另外一方面,你也必須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管你是否離家外宿,你必須懂得安排自己的時間和財務,「獨立」是你必須訓練自己的能力,否則到了20歲還要父母瞻前顧後真是蠻尷尬的。不管局勢怎麼演變,能夠與時俱進的人才能掌握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大學不再是關起門來讀書,而是要登高望遠去了解各方面的知識,張開觸角多元學習,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而不是好學校的學生。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