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日

我們到底是被「寵」壞的還是被「搞」壞的,或者是「講」壞的?



嚴長壽先生:
台灣不斷耗費過去苦讀、出境留學的國際人才存糧,大量近親繁殖碩博士,教育膨脹滿足望子成龍的虛榮。

旺宏電子總經理盧志遠:
台灣的年輕人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把手弄黑,這樣的人才當然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
「我們現在都老了,才講沒有人才、一代不如一代,不但不公平,也是我們這一代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提供下一代可以發揮的舞台!」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我們不缺乏大學、碩士、博士,也不缺乏基層技術人才,但是我們缺乏有創意、創新的人才;缺乏勇於任事、有擔當的中階經理人才;缺乏副總以上可以領導公司方向的高級人才。」

吳念真:
「所以我從來不敢跟兒子說:『你們實在很好命!』因為他們面對的未來更困難。」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年輕人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缺少年輕人,社會就會缺少進步。年輕人要習慣改變,每天、每星期、每月、每年不停地改變自己,以應付各種挑戰。

知名作家 小野:
年輕人是要教的,是要讓他們發揮創意的,不是拿來當機器人操的。讓年輕人站在我們的肩膀上,讓他們能看得更高更遠,而不是將他們踩在腳底下突顯大人們的權力和威風的。年輕人生在這樣一個爛時代,已經夠倒楣了,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和舞台吧。

以上就是小編列舉最近一些政商界的重要人士對於「下一代」的發言,大家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在上面我們卻看見產業界跟文化界有著看似南轅北轍的想法,不知道身為年輕人的你是怎麼看的呢?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那句:「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這句老話放到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極有智慧的比喻,原文如下: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總之那個時代和現代如此相像,無論說它好或說它壞都一定要用最高級的形容詞。」

其實我們也想知道年輕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而不只是聽社會怎麼評斷我們,因此我們希望蒐集到更多年輕人的聲音,說說你們自己的想法!
(歡迎踴躍留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