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大學新鮮人領航營,教你用四年變身搶手人才

大學除了上好上滿外,還能如何拓展生活圈、知識圈、交友圈,優化自身競爭力,在畢業後好工作機會多到不要不要的?快來瞭解

參加ATC能收穫什麼?聽聽學長姐的分享

聽一場演講能帶給你感動,聽五場演講能刺激你採取行動,聽50場演講,你就能在自己身上看到潛移默化的力量。

擴大視野,拉高格局,培養積極正向的心態

真正的改變,都是由內而外產生的。知識、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成功者的思維及處世態度。

大學生已經沒有了求知慾?

有這麼一群大學生,星期天還從各校前來ATC學習,在他們身上,你能看到台灣的希望。

多元豐富主題+互動實作=快速升級

除了跨領域主題外,每位講師上課風格、方式也都不同,現場聽課,比觀看影片學習效果更佳。

學習兩年最划算,學生還享優惠

學習千萬別求速成。用兩年時間,為自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扎實的基礎。學生優惠請洽02-23623521

2012年12月10日

寫在2012世界人權日




今天是1210號,世界人權日(Human Rights Day)。

世界人權宣言

聯合國大會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 217A(III)號決議通過並宣佈。

第一條 :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

現在這個時刻,我們還能暢所欲言,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不用擔心受監控或受到制治迫害,長期受到壓迫的西藏人權問題,2012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4位藏人選擇以「自焚」的方式表達對中共的不滿

今年四月壹電視主播劉姿麟曾經前往印度的達蘭薩拉採訪藏族自治的觀察,美麗的她在文章中下這樣怵目驚心的文字:西藏流亡政府的所在地,看過這樣赤裸裸、血淋淋的自焚畫面。畫面當中的青年,早就把汽油淋滿全身,甚至直接喝下肚。在某一場抗議遊行中,他突然點火衝出隊伍,全身皮膚包含內臟,都被熊熊的火焰燃燒著,他忍住皮開肉炸的痛苦,用盡最後一絲氣力,雙手高舉西藏國旗,狂奔吶喊著: Free Tibet! 很難想像,這種燃燒自己以肉身痛苦換來的畫面,只有三秒鐘,這三秒鐘,可以讓你整整三個小時,都說不出話。

以上這段文字,光是讀過都讓人心痛不已,不只藏人還有已經軟禁超過數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加上之前有幸逃脫鐵幕的人權律師陳光誠。為了自由,很多人願意用生命的一切可能來換,更多的是看不見的犧牲。在今年的國際人權日,台灣有個「國際人權日──全球與西藏在一起」49小時的絕食活動(在中正紀念堂),但這樣的訴求,在台灣媒體中幾乎看不到,自從政府拒絕達賴喇嘛到台灣演說之後,關於這個議題的討論,根本寥寥無幾,到底是不是政治敏感,還是媒體覺得這類議題沒有話題(!?),我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不過我大概可以想見,這樣的報導,未來只會少之又少。

我們爭取媒體多元為的就是希望我們的媒體能出現更多面向的新聞,能有更多層次的討論,不論是按個讚或者分享,都是很有力的支持,因為我們重視,所以不要選擇沉默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理性思辨,是上天賦予我們最大的能力。

2012年12月5日

禮貌跟指教




我想這兩天最夯的話題一定就是清大學生陳為廷當面「指教」教育部長蔣偉寧的新聞,還有上個周末一個台大法律系的畢業生因為「22K」的薪水因而備感屈辱的消息,這兩個新聞事件,對於台灣的青年而言不只是壞消息,更是沉重的打擊。想要了解這些新聞事件,請點選以下連結(1) (2),但我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這些憤怒因何而來!

我很喜歡六四民運人士王丹在他的臉書上的一段留言:

《聯合報》用兩版的篇幅修理學生,令人瞠目結舌。
整起事件中,學生的訴求,教育部的不當,都被放到其次;而所謂的“不禮貌”卻被無限擴大,這是典型的模糊焦點。新聞媒體在事情的重點上的選擇額,充分表現出了立場。
這是媒體病。
學生畢竟年輕,當然不可能像政客一樣圓滑老練。我們這個社會,為什麼對權力者那麼寬容,對於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青年人卻那麼苛刻?
這是社會病。

非常沉重的批判,王丹直接說我們社會病了!病得多沉重呢?一個社會議題就這樣被轉移焦點,「不禮貌」變成唯一的控訴,這個年輕的學生被形塑成一個口不擇言、語無倫次的莽漢,而雙手合十的蔣部長變成一個苦苦求饒的弱勢,這個事情發生在立法院,但事件的開端與教育何干?與清大何干?為什麼他們分別都要道歉,那群學生抗爭的對象不是教育部,也不是蔣部長,是那個很不透明的併購案。

這些憤怒的起因都是來自於「不公義」,就像王丹先生所說的我們的社會對於掌握權力者過度寬容,我們常常可以聽見企業人士對政府政策的批評,從產業政策到教育方針都有不少高見,但我們卻很少聽見來自底層的聲音,例如勞保的財務危機,我們聽過官員的解釋、名嘴的建議、甚至操盤手的自白,但我們從沒聽過900多萬正在繳勞保的勞工的聲音,為什麼?因為這群人日子苦到連聲音都發不出來,因為我們知道抗爭只會遇到鎮暴警察,不小被媒體拍到只會增加自己日後無限困擾,但我們不是「民主社會」嗎?怎麼會到現在都還有這種「白色恐怖」呢?
這是一種無力,一種對大環境悲觀的反動。

我想這個社會需要「對話」,那種深度的對話;需要「深度」,那種深入自由本體的內涵;需要明白在一個自由社會中,一個人有權自由地表達一切,但也正因如此,他就更需要有為「自由」負責的「能力」,不只是暢所欲言。那天在現場的都是「成年人」,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溝通的智慧」,而不是互相指責的「批鬥」,不要讓文革的慘劇再一次發生在21世紀的中國人身上。

2012年12月2日

我們到底是被「寵」壞的還是被「搞」壞的,或者是「講」壞的?



嚴長壽先生:
台灣不斷耗費過去苦讀、出境留學的國際人才存糧,大量近親繁殖碩博士,教育膨脹滿足望子成龍的虛榮。

旺宏電子總經理盧志遠:
台灣的年輕人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把手弄黑,這樣的人才當然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
「我們現在都老了,才講沒有人才、一代不如一代,不但不公平,也是我們這一代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提供下一代可以發揮的舞台!」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我們不缺乏大學、碩士、博士,也不缺乏基層技術人才,但是我們缺乏有創意、創新的人才;缺乏勇於任事、有擔當的中階經理人才;缺乏副總以上可以領導公司方向的高級人才。」

吳念真:
「所以我從來不敢跟兒子說:『你們實在很好命!』因為他們面對的未來更困難。」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年輕人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缺少年輕人,社會就會缺少進步。年輕人要習慣改變,每天、每星期、每月、每年不停地改變自己,以應付各種挑戰。

知名作家 小野:
年輕人是要教的,是要讓他們發揮創意的,不是拿來當機器人操的。讓年輕人站在我們的肩膀上,讓他們能看得更高更遠,而不是將他們踩在腳底下突顯大人們的權力和威風的。年輕人生在這樣一個爛時代,已經夠倒楣了,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和舞台吧。

以上就是小編列舉最近一些政商界的重要人士對於「下一代」的發言,大家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在上面我們卻看見產業界跟文化界有著看似南轅北轍的想法,不知道身為年輕人的你是怎麼看的呢?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那句:「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這句老話放到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極有智慧的比喻,原文如下: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總之那個時代和現代如此相像,無論說它好或說它壞都一定要用最高級的形容詞。」

其實我們也想知道年輕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而不只是聽社會怎麼評斷我們,因此我們希望蒐集到更多年輕人的聲音,說說你們自己的想法!
(歡迎踴躍留言!)

2012年11月30日

時間實在過得超級快~


咻~一下子就已經是11月30日了,隔一天就是2012年12月1日,2012年的最後一個月囉!

我們已讀了、看了不少回顧過去,展望來年的文章或節目,這些都了無新意了嗎?馬雅文明甚至預測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但未來能這樣精準地預測嗎?

近年有一門科學Neuroscience專門研究腦及神經細胞,科學家發現腦袋內的訊息或是潛意識可以影響我們的信念和行為,而我們的信念和行為影響我們的生活,簡單地來說我們有著心想事成,創造未來的能力,所以千萬不要胡思亂想!

所以在這個時刻,你在想什麼?

大一新生,你開始熟悉大學生活了嗎?知道自己對所學有興趣嗎?
大二同學,在這學期你終於成為學長姐了,你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了嗎?
大三老鳥,你很熟系這樣的生活模式了,你開始注意自己的成績了嗎?
大四畢業生,應該都拍完學士照了吧! 畢業已經快要是"今年"的事了,你終於開始擔心未來了嗎?

未來不是拉霸,不是靠運氣來賭,而是問你準備了多少?現在展望來年還太早,倒不如回首這個2012年你遇到了什麼事,做了什麼決定,生活改變了什麼,寫下來然後去思考一下...不要過度樂觀,也無須苛責自己,如果你有寫日記,回去讀一下;如果只有臉書,拉一下TIMELINE你會發現生命很有趣地被記錄在這小小的網頁空間裡,讓我們各自來回顧一下自己的2012年!

(如果有願意分享的朋友,歡迎留言,但要記得說自己是誰喔!)

2012年11月7日

新聞好好笑-美大選開票預估!Vote With Your Gum~




今天不是普通的星期三,美國總統大選在今天開始投票,台灣時間最快下午三點就能知道大選結果,歐巴馬和羅姆尼漫長的選戰將在今天畫下句點,所以可愛的Abigeal Evans可以不用再哭囉!

 


不過美國的民眾卻早早開始表達他們對這次大選的重視,所以有了Gum Election 2012的出現,而選票就是你嘴巴裡的口香糖!

這是投票箱!?
(英文的意思!?反正絕對不要想歪就是。)

這是你的選票!?(顏色、品牌不拘,重點是要"嚼過"!)

然後這就是開票結果!?
看來在這個比賽裡羅姆尼大獲全勝!
(以上預測純屬參考!XD)

我們不只關心期中考,也要關心這個會改變世界局勢的關鍵時刻,若有任何開票結果會立刻更新在網站上,謝謝大家! 

Who Sucks The Most =誰是真正的"遜咖"(好客氣的翻法~)

iTalent*也會關心美國總統大選報導~
(接下來會是十八大的消息~)
網民借古諷今,描述取材《300壯士》,將電影當中的名言「這就是斯巴達」,改成「這就是十八大」。

以上圖片轉自http://gumelec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