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大學新鮮人領航營,教你用四年變身搶手人才

大學除了上好上滿外,還能如何拓展生活圈、知識圈、交友圈,優化自身競爭力,在畢業後好工作機會多到不要不要的?快來瞭解

參加ATC能收穫什麼?聽聽學長姐的分享

聽一場演講能帶給你感動,聽五場演講能刺激你採取行動,聽50場演講,你就能在自己身上看到潛移默化的力量。

擴大視野,拉高格局,培養積極正向的心態

真正的改變,都是由內而外產生的。知識、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成功者的思維及處世態度。

大學生已經沒有了求知慾?

有這麼一群大學生,星期天還從各校前來ATC學習,在他們身上,你能看到台灣的希望。

多元豐富主題+互動實作=快速升級

除了跨領域主題外,每位講師上課風格、方式也都不同,現場聽課,比觀看影片學習效果更佳。

學習兩年最划算,學生還享優惠

學習千萬別求速成。用兩年時間,為自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扎實的基礎。學生優惠請洽02-23623521

2017年5月17日

想輕鬆,就別妄想成功

  人性是傾向於迴避眼前的困難痛苦,將其轉嫁到未來的。這其實是大腦發展出來的一種行為捷徑,注重短期回報,期待獲得最大的心理滿足,但同時把損失留給未來,因為人們總希望痛苦來得愈晚愈好。

  當選擇「以後再說」,立即就會感覺舒服了些。至於未來,也許到時這問題就會因自身能力的增強、科技的進步,而變得沒那麼困難或重要了。

  所以,人就有了藉口拖延,將那些辛苦、困難的事往後推,結果盡做些零碎、無意義、放鬆的事,不僅自己能力發展受限,那些辛苦困難的事也一直沒被處理掉,問題堆積如山,愈是阻礙了自己的前進。
(對抗天性,就像對抗地心引力)

2017年5月3日

你可以的,只是你想不想要

小編是一個有龐大壓力來臨就會開始哭的人,哈哈哈,聽說很多人都是這樣,但是我哭完就沒事了,繼續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哭」只不過是一種釋放的管道,我很清楚事情還是擺在那。

想起了國小的時候,學校辦了一場發明展的活動,老師提出一個建議告訴我可以怎麼做
我想了一下就說:「老師我不會~~~~~~」((無限撒嬌

這時候老師大笑三聲就說:「哈哈哈哈!我不相信,你過兩天就會做出來了!」

我聽得傻楞傻楞的,為什麼老師會這麼說?

:「每次你說不會,過兩天我就看到你做出來了,就只會一直唉唉唉!」

:「哈哈哈哈!對阿!你可以的,只是你自己想不想要而已!」

辦公室裡就我跟兩位老師在那炎炎的夏日,討論著發明展的細節...



時間拉回到現在,回想起這段對話,「你可以的,只是你自己想不想要而已!」這句話好有含意:
第一:「你可以的」是給與你肯定,從小沒有人告訴我們哪裡好,只會告訴你哪裡要改進,一點成就感都沒有,有興趣熱情的事都會變成為了補足缺點而去努力,等缺點都補滿了之後,你就會將這件事放一邊,反正都補滿啦!補滿就好,對於這件事的熱情也剛好滿了。

第二:「只是你想不想要而已」是讓自己正視自己的意願,「不會」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小編你在廢話嗎??=..=))哈哈哈,不鬧,回來正題,其實當你說出口的時候你就已經知道自己的意願了,這個意願包含了你想不想試試看的意願,表情、口氣、積極度都會差很多,我想這也是老師戳破我謊言的關鍵,但主要也是老師看我這個情形很多次了,發現只要不理我,我就會自己想辦法,說起來小編小時候也是挺依賴人的~哈哈哈哈!!


所以在每件事情來臨前,不是告訴自己「可不可以?」而是「想不想要?」
前者可以騙過你及身邊的人,後者就算你想騙也騙不過自己。


當你真正可望一件事情,全世界都會幫助你。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017年4月12日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課程心得收獲~成功方程式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課程心得收獲 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系 周采蓉
大學四年是進入職場前的重要時期,面對未來,你認為的成功是什麼呢?而你有建立屬於你的成功方程式嗎?
今天蔡壬蒲老師和我們分享成功的方程式成功=策略×組織能力。而這個策略包含了對未來的規劃。你想過希望未來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嗎?我們多半只在意眼前要做的事情,想著近期的規劃,但是老師要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想想希望五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再往回推每一年需要完成什麼,現在又該怎麼做。有計畫才能面對變化。


透過這種倒推的方式,將未來的目標、夢想、願景,轉換成實際的規劃及行動。如此能使抽象的夢想,一步步變得真實,並知道每個階段該完成什麼,才能達成最終的目標!這是對夢想的另一種解讀方式。那麼同學,你希望未來五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呢?
再來是「組織能力」,這包含了能力態度資源專業能力的部分需要靠大家平時的努力與積累,才有辦法在未來展現,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長處,並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才有機會出類拔萃。
關於態度蔡壬蒲老師提到了一句令人深醒的話:「別人看不見你的人,但是看得見你做的事。」尤其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臉書、微博盛行,任何發出的一篇動態、打卡、做過哪些事、留過什麼言,其實都為你的隱形名片留下了痕跡。只要公司IT人員想徹底搜尋,所有一切都表露無遺,因此需謹言慎行。
再舉個例子,出社會應徵工作時,常常都是藉E-mail傳遞訊息,告知應徵事項、地點。而是否迅速回信,以及回信禮貌都成為公司判斷用才的一些依據。他們看不到你的人,但看得到你做的事,提醒我們要多注意自己平時的一言一行。
有了能力和態度後,還要建構一個資源系統,也就是「人脈」。現代社會不再適合單打獨鬥,當我們擁有更多人脈資源,就能與更多人連結、獲取更多機會與舞台,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讓我們的人生更順遂。
蔡壬蒲老師給的成功方程式=策略×組織能力
你的人生方程式又是什麼呢?


2014年11月5日

(影片)大學生涯 up to you ~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

未來的四年要怎麼過,你有什麼看法呢?
我們來看看前人的經驗談~

影片:大學生涯up to you~新鮮人領航營





Facebook全方位人才培訓營:https://www.facebook.com/iTalentw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Official YouTube Channel: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qs...

2014年11月3日

來自大學的囧事 Part4 作弊篇~ATC全方位人才培訓營

大學四年要怎麼過,打工、補習、出國遊學......選項好多,但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安排,「我要做什麼呢!?」這一定是很多新­鮮人的吶喊!看看別人做什麼~



你的大學四年要怎麼過呢?


Facebook全方位人才培訓營:https://www.facebook.com/iTalentw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Official YouTube Channel: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qs...